Saturday, October 18, 2025

椰园里的兴都圣灯——金宝斯里罗摩神庙(Kuil Sri Ramar)

 屠妖节,是兴都教徒共襄同庆的重要节日之一,每年本网站会趁此佳节,带领读者走访金宝的兴都庙,藉此认识印裔同胞的宗教文化,促进与他族的交流与理解。今年(2025年)屠妖节落在1020日,位于瓜拉美棚路(Jalan Kuala Dipang)的斯里罗摩神庙(Kuil Sri Ramar,下文简称罗摩神庙),将开放给信众前来膜拜和祈福。

罗摩神庙

罗摩神庙由来自斯里兰卡的Karthikesu (1900-1962)1920年左右创办,庙址位于甘榜鸭都拉(Kampung Abdullah)的马来聚落里,由于早期聚落遍地椰树,故有椰园之别称。椰园里另有一座成立于1903年的太上老君庙,可见金宝开埠初期,华巫印三大民族的融合,早在民俗庙宇文化中显示端倪。

                  罗摩神庙创办人Karthikesu。(图:庙方提供)

罗摩神庙的建庙缘由,始于Karthikesu受罗摩神(Sri Ramar)托梦,指示他在椰园某处建庙。庙宇建成后,Karthikesu出任祭司,并由猴神哈奴曼(Hanuman)降乩,为那些从印度东来的移民提供信仰与心灵的依托。

庙宇进入辉煌时期

1962年,Karthikesu逝世后,其子Rajaretnam (1943-2011) 继承父亲衣钵,将该庙扩建为具有规模的兴都庙地标,成为椰园的名片。在40多年的掌庙期间,Rajaretnam凭着猴神显灵的神迹,感应屡著,加上其信德彰显,为许多信众纾解生活困扰,使他成为印裔社群中家喻户晓的宗教修行者。

当他于2011年与世长辞时,上百名信众排成人龙,纷纷到金宝印裔坟场送其最后一程,可见其在地声望与号召力之强。根据兴都教习俗,修行者遗体是以静坐姿势下葬。每年612日,罗摩神庙举办Rajaretnam忌日追思会,由大祭司主持颂念祈福仪式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Rajaretnam祭司与庙内的猴神合影。(图:庙方提供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位于椰园内的罗摩神庙。(图:庙方提供)

图右红屋顶为Datuk Keramat神龛。Datuk Keramat为马来民间尊崇的圣灵,可见印裔移民与在地信仰因互动所产生的交融现象。(图:庙方提供)

Rajaretnam在世期间,其胞弟Kanapathy(1948- ) 亦协助打理庙务,随着兄长离世,Kanapathy 接替兄长职责,成为第三任祭司。后期椰园由马来聚落成为华人聚集地,由于他们长期在椰园耕耘,与华人社群互动频密,练就出一口流利的广东话,也吸引了不少华裔信徒。

2011年年底,当Kanapathy接管该庙时,神庙原址的地主与庙方协商,将神庙从椰园内迁至瓜拉美棚路(Jalan Kuala Dipang),即通往南北的主干道路的路旁。如今新庙址归属于庙方,交通较为便利,亦有利于提高该庙的能见度。路口矗立着罗摩神庙的指示牌,路口旁有一间修车厂。神庙毗邻金宝华人义山最古老的坟地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瓜拉美棚路口旁,矗立着罗摩神庙的指示牌。


1971109日,Kanapathy祭司在Purattasi庆典中,赤脚走在铺满火炭的地面,神情自若,丝毫不觉痛苦。(图:庙方提供)

此照片摄于1975年左右,罗摩神庙举行庆典游行,游行队伍从Batu Berangkai瀑布出发,步行到罗摩神庙,全程约2公里。图为游行队伍步入椰园。布条上显示 “Sri Rama Jayam” ,即“罗摩胜利”,Kanapathy祭司扛着大型Kavadi神架,引起许多民众围观。(图:庙方提供)


游行队伍途经椰园里的华裔屋舍,图左为Kanapathy祭司扛着大型Kavadi神架,前方还有一名信徒敲鼓助兴,另一名信徒胸前用鱼钩挂着几颗椰子。(图:庙方提供)

罗摩神与猴神的主仆关系

目前的罗摩神庙是临时建筑,以简便的建筑材料如锌板、砖块、洋灰地建成,设有一个神像大房间和洋灰地广场。神像大房间分为两个隔间,即前房与内房。内房供奉主神罗摩,配祀神为象头神(Ganesha)和阿曼女神(Sri Mariamman)。这些神像都是固定供奉在内房,不会随意迁出。

神像大房间。


内房的主神房间,左起为象头神、主神罗摩、阿曼女神。这些神像是以黑色花岗岩制成,主神罗摩的的脸呈现蓝色,因为庙方使用蓝色粉末为其装饰。

前房则供奉猴神、九行星神像(Navagrahas)以及从旧庙迁移过来的游神神像,如阿曼女神、罗摩和梵天(Brahma)。由于庙方已定制专门出游的新神像,因此前房的神像已不再用于出游用途,仅在庙里供奉。庙里所有神像皆从印度定制,特地运送过来。


前房神龛左起为阿曼女神、第二任祭司Rajaretnam灵位、主神内房、梵天、罗摩。


猴神的安奉位置非常特殊,其神像是背对着前房入口,但可透过内房上方的镜子反照,看见猴神神像。如此安奉位置的考量,主要是让猴神直接面向内房的主神——罗摩,也就是猴神的主人。


站在前房入口,只见猴神图像,其神像可透过内房上方的镜子反照看清




猴神的正面,其脸呈绿色,是由庙方以粉末抹上。猴神前房有一双脚,那是其主人罗摩的双足,寓意猴神对主人的忠诚。

罗摩与猴神的故事记载于印度著名史诗《罗摩衍那》(Ramayana),罗摩因不愿与同父异母的弟弟争夺王位,选择自我流亡14年,途中遇到十头恶魔罗波那(Ravana)。罗摩在猴神及众猴的协助下,最终打败罗波那,并成功救出被绑架的妻子悉多(Sita)。之后罗摩带着妻子、弟弟拉克什曼那(Lakshmana)和众人,从楞伽国(Lanka,今斯里兰卡)返回北部的阿瑜陀(Ayodhya),登基为王。

由此可知,不管罗摩在哪里,猴神一定随侍在旁。罗摩神庙内房最右侧的神台上,即供奉《罗摩衍那》这组人物,即猴神、弟弟拉克什曼那、罗摩、妻子悉多Sita


左起为猴神、拉克什曼那、罗摩、妻子悉多。

前房内供奉九行星神像,每个行星分别代表一周内的天。九行星神像为, Surya (星期日、太阳)Chandra(星期一、月亮)、Sevvai(星期二、火星)、Bhutan(星期三、水星)、Guru(星期四、木星)、Sukran(星期五、金星)、Sani(星期六、土星)、RaguKetu。兴都教徒相信九行星神像为命运的主宰者,能指引信徒走向解脱之道。


九行星神像。

洋灰地广场上亦设有另一尊猴神神像。


庙外亦设有Datuk Keramat神龛,该神龛右上方设有Nagammal蛇身神龛。Datuk Keramat神龛内左侧安奉一个由信众捐赠的华人红香炉。

Purattasi庆典敬拜罗摩神

罗摩神庙年度重要庆典为PurattasiPurattasi 是淡米尔历的一个月份(通常是阳历910月),是敬拜毗湿奴大神(Vishnu)之月,罗摩是毗湿奴的第七个化身。因此罗摩神庙会在此月连续四个星期六,举行庆典,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庆典最为盛大。

今年(2025年)1011日,是Purattasi的最后一个周六,罗摩神庙举办盛大的庆祝仪式。前一晚,先是祭祀阿曼女神,抬轿出游。当日早上,由女信徒唱诵赞歌(Bhajan),配有手鼓、手钵、手铃等乐器。接着由祭司主持普迦礼拜(Pooja),整个敬神仪式包括请神、供奉、颂念,晚间则迎来节目最高潮。

信徒们坐在水泥地广场上唱诵赞歌,由女信徒领唱。

晚间的敬神仪式以祭祀罗摩神和猴神为主,仪式与早上雷同,以唱诵赞歌和普迦礼拜掀开帷幕。祭司在主持普迦礼拜时,会先在已故祭司Rajaretnam灵位祭拜,随后在内房和前房,为所有神像进行颂念。全部信众全程合掌膜拜。


颂念仪式进行中,信众合掌膜拜。

整个祭祀仪式环绕着鼓声和管乐声,由两位乐手分别奏响双面桶鼓(tavil)以及呐音管(nadaswaram),那些是南印度的传统乐器。

祭司走出神像房间后,来到洋灰地广场上的猴神神像,进行颂念。然后祭司来到广场上特设的罗摩神和猴神祭坛,进行颂念。普迦礼拜结束后,男信徒合力将罗摩和猴神神像抬轿,进行游神。游行路线从庙里步行到路口即止,约300公尺。

祭司在九行星神像进行颂念,左站者为现任祭司Kanapathy


Purattasi庆典当晚的猴神被绿叶和花环盛装打扮。前方的金刚杵(Gadayutham)是猴神的武器,重达30公斤。


祭司在广场外的猴神进行颂念,右站者为Kanapathy祭司

男信徒合力将罗摩神轿抬起,准备游神。

在游神过程中,由祭司带领,鼓手和管乐手在前方奏乐。信众尾随神轿缓缓前行,虔诚膜拜,在鼓乐喧天中,领受神明福祉。


游神队伍在庙外准备出游,左为猴神,右为罗摩神,神轿上撑起保护伞。上空中亮起的三叉戟 Trishula)为湿婆神(Shiva)的法器。
游神队伍行走到路口,其中一位信徒肩上扛着金刚杵,祭司弯下身设置去除邪恶的布阵。

目前罗摩神庙多数的信徒是已经移居外地的金宝人,每逢节庆或假期,他们都会回乡到庙里参拜。虽说是百年老庙,但该庙于2012年,才正式注册成为合法社团,理事成员主要由Kanapathy家族成员与忠实信徒组成,以方便管理庙务。庙宇经费主要来自信徒的乐捐。目前该庙正筹募经费,拟在原的半英亩地段兴建新庙。

罗摩神庙是较为少见的兴都庙,今年屠妖节,不妨来一趟宗教巡礼,认识在地宗教文化。带着尊重与好奇走入兴都庙,以礼相会、以知促和,信仰也可以成为连结社群的桥梁之一。(完)


想了解更多金宝其他兴都庙,欢迎点击阅读:

 制度化的标杆——金宝那伽玛蛇神庙(Arulmigu Sri Nagammal Kuil

佑民百年母亲神——金宝摩诃玛莉阿曼女神庙(Arulmigu Sri Maha Mariamman Kuil

护山猴神——金宝哈奴曼庙(Kuil Sri Rama Baktha Hanuman


参观印度庙需知:

穿着轻便和端庄、入庙前洗净双脚双手、必须脱鞋和帽子、走动方向顺着时钟方向(从左至右)。


地址:Lot 410803, Jalan Kuala Dipang, 31900 Kampar, Perak.

每日开放时间:早上7点至8点、早上10点半至12点、晚上6点半至8

(降乩)星期二、四、日,早上10点半(联络号码:012-4603824

 

特别鸣谢:祭司Swamiji KanapathyMdm. ShantiMr. Raghunath、罗摩神庙信徒。

 参考资料:陈亚才:《瑰丽的万神庙》,吉隆坡:元生基金会,202411月。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欢迎追踪和按赞金宝小城故事脸书专页,发掘更多金宝老故事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amparstory/

 

如需引用,请注明本网站,谢谢。


 文/图:蔡慧沁 (欢迎来函指教vcwsin@yahoo.com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