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November 5, 2021

百年活字印刷的见证者——冠英印务局(Kuon Ying Press)

 冠英印务局,比一般走入历史的老字号来得幸运,因为自2016年停业后,该店所有铅字和印刷机器被迁至金宝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,成为活字印刷术的最佳叙述者。

不说不知,活字印刷术起源于马六甲英华书院,1828年,英国传教士为印刷中文圣经而铸造3千多个汉字活字,后来这些活字才辗转传入中国。因此作为活字印刷起源地的马来(西)亚,不乏活字印务局的踪迹,但随着打字机、复印机、数位印刷的科技出现,活字印刷不得不面临被淘汰的命运。目前大马仍保留活字印刷文物遗产的印务局,新山有苏炳横、马六甲有洛阳、槟城有大成、金宝则有冠英。


冠英印务局的所有铅字,于2017年正式在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展出。


冠英印务局是金宝唯一的活字印务局,由梁柏光(广东鹤山人)于1916年创立,后来由三位堂兄弟梁炳鸾、炳文和汝栋从中国南来协助。梁柏光退股后,炳鸾和炳文成为印务局股东。1939年,他们在戏院街门牌156号自置产业。二战期间(1942-1945年),印务局的业务停顿。1960年,印务局由梁炳文的儿子梁伟光接手,一直营业至2016年,梁伟光逝世,才宣告停业,正好历时一百年。


(左起)梁炳文夫人、梁炳文、梁炳鸾,后二者是冠英印务局的东主,之后由梁炳文之子,梁伟光继承家业。(摄于2016年)


活字印刷术的人力活

所谓活字印刷,是使用可以移动和重复使用反刻和凸起的字模,排列成版,然后将油墨涂在模版上,再压印在纸张上,完成一份印刷品。印刷完成后,必须拆版,将字模排回字架上,而下一份文稿,又重新依稿捡字、排版、印刷,如是重复,是工序非常繁琐的人力活。

这些铅制字模,在粤语称为字粒,捡字工作称为执字粒。这些常用铅字号数为初号、一号至六号。初号最大,约1.5厘米(cm),相等于10仙硬币。六号最小,仅2.75毫米(mm),只有米粒般大小。至于常用字型有楷体、宋体和黑体。 


冠英印务局的店里,布满密密麻麻的铅字墙。(摄于2016年,文物尚未迁至博物馆前)


按照部首排列的铅字;坲瑯,即矿场,是当时的常用字。(图: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)

 

这些铅字被排放在字架上待用,中文字(皆繁体字)依据部首和常用字排列,英文字母则按照字母顺序排列。要说冠英印务局的铅字多达两、三万个,一点也不足为奇。这些铅字多数从吉隆坡的铅字批发公司采购。至于一些特殊图形,比如公司的注册商标,冠英印务局则将图样交由怡保旧街场的铅字制作厂家,代为按图雕刻订制。


特殊的图形,需要特别订制。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馆藏


冠英印务局分为几个部门:捡字部、排版部、校对部、切纸部、印刷部和装订部,约十位员工。每个部门的师傅都是专才,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实作和磨练,才精通这门手艺。

比如捡字师傅,必须辨识镜像的反刻中文字结构,才能迅速从多如牛毛的字架中挑选出所需铅字,并根据字号排列在捡字盒里。如果说捡字师傅是找砖块的基层人,那么排版师傅可称得上是建筑师了。

排版师傅必须从捡字盒里将铅字放入排版盒里作排版,再以铅角作为字距、行距和空白部分的填充物。同样的,排版也是采取镜像原理,从左到右,上下翻转,因为印刷时,才会呈正面。一份印刷品的美感与视觉效果,有赖于师傅精心构思和设计版面的功夫。


每个排版好的模板,都是排版师傅的精心杰作。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馆藏


冠英印务局所采用的印刷机是海德堡风车印刷机Heidelberg Windmill Letterpress Machine)和圆周氏印刷机Original Heidelberg Cylinder)。德国制造的海德堡原产Original Heidelberg)可说是当时印刷界的翘楚。

海德堡风车印刷机是自动平板印刷机,具备两个机器手,可同时输纸和收纸,如同转动的风车,因此生产效率高,每小时可印1000张。至于圆周氏印刷机是冠英印务局于1965年采购,专印刷比A4更大的纸张,比如海报。


海德堡风车印刷机Heidelberg Windmill Letterpress Machine)(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馆藏)



圆周氏印刷机Original Heidelberg Cylinder)(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馆藏)


这些印刷机的模板一次只能印单色,常用色有黑、蓝、红,如要印双色则需印两次,如此类推。在大量印刷前,必须先校对好印模版的位置和试印样品,确保文字无误、颜色没出界或入界,才进行大量印刷。层层把关,步步严谨,是冠英印务局对印刷品负责的一种态度。

反映一个时代风貌的印刷品

印刷品可说是一个时代风貌最忠实的叙述者,冠英印务局见证了金宝这座繁华锡镇的兴衰更替。冠英印务局的印刷品种类包罗万象,举凡商店和锡米店常用的各种单簿(如发票单簿、收据单簿)、各类传单(俗称街招,包括开幕、促销传单)等;会馆文件如职员理事表、捐款者名单等;金宝四家主要戏院的电影海报、戏票、传单;甚或个人的结婚喜帖、寿帖等,均有承印。


冠英印务局承印的60年代锡米回单,可见当时的读法是从右至左。框格最下方可见冠英印务局的字眼。(图: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)


诸如收据单簿,收据一张两联,首联白纸,次联复本通常是粉红或浅蓝薄纸。有些外资锡米公司如海峡贸易公司(Straits Trading Company)的单簿,甚至多达四联。

单簿根据张数印刷出来后,必须根据尺寸切割成所需大小,然后装订成册,这些后置工作全是人力活。冠英印务局的装订部伙计就像是裁缝师,一针一线,将层叠的印刷品绑定,上胶水打钉子,一本封面、封底、内页俱全的成品,才算大功告成。除了平面印刷品,冠英印务局也为商家订制橡胶印章,通常是送往怡保代为雕刻制作。


为商家特制的商标铅字。(图: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)




冠英印务局单据(图: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)

每逢年底,是冠英印务局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刻,因为商家正埋头处理报税事务,印务局必须为客户赶制单簿,以免耽误呈报税务表的时间。依期无误,准时交货,是冠英印务局数十年来拍胸膛的信誉保证。


冠英印务局的商业广告。(图:《金宝古岡州会馆四十周年会庆纪念特刊》,1974年)


业主梁伟光与妻子杨秀燕,守住冠英印务局将近一甲子岁月。尽管自1980年代起,打字机、复印机、数码化印刷新技术的陆续崛起,让活字印刷靠边站,然而冠英印务局却坚守经营至2016年,梁伟光逝世,才为这家百年老字号拉下帷幕。

 

重新赋予新价值

冠英印务局的印刷机声响从此嘎然而止,仍住在店铺楼上的杨秀燕左思右忖,店里数万个铅字和笨重的机器,该何去何从。若将铅字当烂铁回收,价格是每公斤五令吉。印务局若要转型,则须雄厚资金投资新型印刷器材,更关键的是,梁氏后代并无意接手。

一天杨秀燕灵光一闪,想起昔日老外三不五时探头往冠英印务局里看,或许博物馆就是安置铅字和印刷机器的最佳场所。当她跟金宝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的创办人——丹斯里拿督丘思东,接洽捐献事宜,丘思东当下就爽快拍板定案,并特别申明梁氏家族仍持有这些文物的所有权。


冠英印务局馆的文物藏区位于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一楼


冠英印务局旧址即金宝戏院街肯德基快餐店隔壁,门牌156号,今为家具店。


冠英印务局历经一世纪的风雨,总算完成一个时代的任务。活字印刷是印刷史的根基,活字印刷的文物遗产除了作为馆藏提供展示用途,能否生发更多可能性,以另一种形式,延续活字的新生命?我们需要更多想象,打造一个更亲民、又在地的历史体验课。(完)

 

特别鸣谢:杨秀燕女士、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、周承隆先生。

 

延伸阅读:

1. 《传播学人——指尖上的触感记忆》,大同韩新学院,2016年。https://www.hanxin.edu.my/....../1483586178......

 

2. 新山苏炳衡印务局脸书专页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ooPengHangPress.heritage

 

3. 马六甲洛阳印务局脸书专页: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heroyalpress

 

4. 槟城大成印务局,《城视报》第26期,20203/4月:

https://issuu.com/cityeye/docs/city_eye_26_issue

 

5. The Alphabet Press脸书专页

https://m.facebook.com/TheAlphabetPress/

 

欢迎追踪和按赞金宝小城故事脸书专页,发掘更多金宝老故事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amparstory/

 

如需引用,请注明本网站,谢谢。

 

/图:蔡慧沁 (欢迎来函指教vcwsin@yahoo.com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