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条大路,是通往新街场的必经要道,即使日穿数回,也许你一次也不曾在这家博物馆内留步,倒是左邻的Econsave或者右里的Petronas,常年门庭若市。这家位于Jalan Batu Karang的近打锡矿工业(砂泵)博物馆自2012年正式开幕以来,除非特别节庆,否则平日是水静河飞,只有寥寥一位印度人守门口。
锡矿博物馆由前金宝区国会议员丹斯里丘思东以私人名义创办,也是全马首座锡矿博物馆。博物馆于2012年10月24日开幕,这是一个深具纪念意义的日子,因为1985年10月24日,正是世界锡市崩溃的日子。
去年我们才真正踏足博物馆,透过各种实物展览才认识锡矿史。第一次的参馆经验是新奇的,儿子一时在大象雕像前打转,一时在矿场模型前按按钮。我仅约略认识一些采矿名词,割泥沟、打窿、砂泵等,至于实际操作为何则毫无概念,因为馆内的说明文字有限,也缺乏良好的参观动线规划,因此即使我来了几次,仍一知半解。
直到我在国际学校举办中文假期班,其中一项活动是参观锡矿博物馆,我请拉曼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陈慧倩来为学生进行导览,我对采矿才有了更具体的认知。导览员是博物馆的灵魂人物,在有系统式的讲解下,你才了解那四座矿场模型的差别、还有金山沟的操作、猪笼的作用、铁船大斗的容量等。
![]() |
国际学校中文假期班的学员参观,由请拉曼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陈慧倩导览。 |
由于本地博物馆的设计仍属被动式地展出静态文物,难与参观者产生互动,因此导览员的角色更是举足轻重。所幸锡矿博物馆与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联手合作,近来招揽实习生到博物馆进行导览,在短短两周内,创下一千人次的导览。博物馆开始恢复生气,人潮如流。
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与博物馆曾于2015年10月25日联办锡矿节,借此纪念从事锡矿前辈,同时也让公众重新认识这段“锡日辉煌”的历史。据悉,锡矿节将成为金宝的年度文化盛事,确实令人期待。
![]() |
锡矿节的盛况。(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提供)
|
霹雳州的经济兴起与锡矿业息息相关,拉律(太平旧称)、怡保、金宝、安顺等地,皆因丰富的锡产而在19世纪辉煌一时。尽管锡矿工业日落西山,但这段华人奋斗史,不应被轻易忘记。如果你尚未去过博物馆,不妨去看看;如果你已经去过,你更应该再去看看,博物馆的新气象,应让更多人看见。#
![]() |
这头大象就是发现锡苗的功臣。 |
地址: Lot 126026, Jalan Batu Karang, Taman Bandar Baru, 31900 Kampar,
Perak, Malaysia.
联络电话:05-466 2632
营业时间:星期一至五上午9点至中午1点;星期六和日上午9点至下午4点
入场费:免费
联络电话:05-466 2632
营业时间:星期一至五上午9点至中午1点;星期六和日上午9点至下午4点
入场费:免费
图、文:蔡慧沁
定稿于2016年6月23日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