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une 23, 2016

守护百年小店--黎贵明(金记)


ACS大草场侧对面的戏院街尾有一间角头店铺,那里有两间挂着老招牌的小店,楼上的露台泛着旧时光的斑黄,斑驳的墙面也是怀古的最佳取景处。其实,这间角头店铺共分租三家店:珍珍茶室、东亚收音机和金记。目前只有金记仍在营业,珍珍茶室在2005年遭祝融光顾后就走入历史,东亚收音机则更早收盘。









金记是专营修理电池和汽车电器的小店。店主黎贵明(1967-)是金记的第二代传人。据黎贵明说,他父亲来金宝谋生,起初从事锡矿相关工作,可惜天财地宝没命水,后来在宋记(今东瀛摩托店后面)当修车学徒。出师后就创办金记,养活一家九口。

黎贵明15岁从和丰搬来金宝,跟父亲学手艺。黎贵明的弟弟也从事这行,在金记同排尾端经营志威车厂。黎贵明语带自豪道,别小看这小店面,以前曾有五、六位伙计工作,不少学徒如今也已当家了,比如公立华小附近的车厂老板,也从这里出师的。

金记老招牌上的手写漆字几近褪色,注明专营修理电池,精修汽车电器。换言之,金记主要修理电箱、启动器(starter)、发电机(alternator)等,这些用于汽车或各种大型机器的零件。Starter 利用电箱的电力启动汽车的引擎,然后靠alternator一直旋转发出的电力来维持。

以前的汽车电箱要是坏了,就会送修,可是自1970年代起,凡电箱发生故障,就直接更换新电箱,因此金记的生意大受影响。当时要修理电箱的程序是很繁琐的,首先要拆开上盖,将里面含有电解液的板片取出,更换新板。在封盖时,需要用烧焊来打柏油封死。


上二图为旧电箱,未开盖与开盖后。下二图的器具用于制作电箱内的板片。

黎贵明在受访时,特地找来店内唯一一台已绝版的烧焊机,示范人工烧焊法。首先,用脚踩动踏板,这个牛皮鼓状的东西因踏板踩动而产生空气,如此就可以引燃电油筒,作为烧焊用途。




尽管现在生意变淡,但仍有一些老顾客会将电箱送修,毕竟修理还是比换新的来得省钱。黎贵明语带感慨说:现在很多东西坏了,大家就买新的,不会拿去修理啦!

另外,他们还提供一种服务,就是给电箱充电。在那个尚未有电流供应的年代,大家都带电箱来充电,充一次付一元,可供一星期电量。现在则是夜市摊贩会送电箱来这里充电。

金记对面路的人行道上有一座英女皇的红色邮筒,黎贵明表示,这邮筒是古董,比他年纪还大呢,原来邮筒本来位于另一端,后来该处为兴建巴士站,才移到现在的位置。为何叫英女皇的邮筒?原来红邮筒上有一个英女皇的皇冠标志。


  
黎贵明表示,以前对面街有很多青档卖吃的,如虾面、猪肠粉、雪水档、报纸摊等,现在统统没有了。

黎贵明育有三女一儿,但无意将生意交给儿子打理,他也没培养出接班人,毕竟这类工作必须忍受肮脏、酷热,很少年轻人吃得了这种苦,关门大吉是他预料之中的结果。

一间小店,虽不是做什么丰功伟业,但养活两代人,百年风雨后,仍毅然伫立在大路边,成为老镇的一道难得的怀古风景。#


中为黎贵明,左为其儿子黎豪贤,右为罗添福,黎贵明的友人,从事回收旧物资,曾分别在新加坡、台湾、日本跳飞机十余年。


小巧的店里,堆满了各种器具。


那些年的营业执照,铁片制成。

以前流行送开张志庆的镜子。
还有开张志庆的时钟,至今仍在操作。

修订于2021年7月22日

图、文:蔡慧沁(欢迎来函指教: vcwsin@yahoo.com)
采访日期:201641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