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April 4, 2024

美发界的皇后,佛教会的先锋——黄茜美

 皇后电发院,是一个驰骋金宝美发界30余年的老字号。这家无人不晓的电发院位于务边街20号(20, Jalan Gopeng),由黄茜美(1931-2024)创立。黄茜美祖籍广东新宁人,在怡保出生,6岁随双亲回中国,16岁再随父母回到马来西亚。20岁跟随夫婿郭炳勋迁居金宝,于1950年,开设皇后电发院。

黄茜美慈怀柔肠,1977年成立金宝积善基金会支助万邦刁湾老人院,救济贫苦,被誉为金宝孤老保姆。她退休后,潜心学佛,创办近打佛教会,弘扬正信佛教,为金宝福地播下善因种子。1998年,黄茜美获颁最高元首陛下封赐PPN服务有功勋衔,实至名归。2024225日,黄茜美往生极乐世界,享年93岁,长眠于怡保报恩寺。

黄茜美(1931-2024

享受皇后般的美发服务

黄茜美涉足美发业,是因袭父亲黄伟的脚步,其父和二伯在中国从事理发业,南来后曾在霹雳江沙、雪兰莪巴生等地经营理发店生意。黄茜美和姐妹们在耳濡目染之下,也习得一门好手艺,自立门户,女大当家,分别在各地开设理发院。黄家姐妹开设的理发院皆以皇后命名,让顾客享有如同皇后般的美发服务。


皇后电发院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
1950年,黄茜美租下务边街20号,经营皇后电发院,当时三分之一的店面是蚬壳加油站,地底5尺以下,是储油处。

皇后电发院位于角头间,横街是峇鲁街(Jalan Baru),图中可见女性摩多骑士,摆甫士加油。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为了精益求精,黄茜美曾赴日本深造,在东京直野高等美容学院进修,考获高等研究科成绩优等证书以及美容术化妆科成绩优异奖状,并在香港明星的宫安东尼美发之家荣获饰发梳髻最优技术荣誉奖状


黄茜美(右二)与同道摄于日本东京,左二为黄的大姐。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
根据一份皇后电发院于1960年印制的扩充营业启事,当时的电发科技是采用原子冷电膏专电,能烫出最流行日本装学生装等发型。电发院特此推出优惠价格为期一个月,价格为:冷电4元、饼仔电6元、冷电膏5元、洗头吹风7角。

根据黄茜美的幼子郭元兴医生提供的资讯,当时其父亲郭炳勋为金宝培元国中的教师,月薪2百元,一般妇女每个月至少光顾电发院烫发一次,上述价位属于亲民消费。五、六十年代的金宝锡矿业兴旺,妇女洗琉琅不只能养家活口,帮补家用,更有余裕上电发院享受专人洗头、吹发、剪发、烫发的美发服务。


扩充营业启事1960年)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
另外,在一份十周年纪念宣传单,皇后电发院以现代化的设备、艺术化服务、最精巧的技术、最美丽的发型作为宣传卖点。皇后电发院也特别推出学生低廉收费,当时流行的发型是巴黎学生齐装发型东京学生时装发型。皇后电发院曾在金宝戏院举办发型表演,其中包括在丽士戏院放映《不了情》后,举办最新式新娘装发型表演,以及在大华戏院,放映《星星月亮太阳》后,举办各式最新发型表演,轰动一时。


皇后电发院十周年纪念宣传单,人头像是东主黄茜美,蓬头短发,妆容优雅,打扮时髦。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在戏院举行的新娘装发型表演。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
黄茜美擅于设计发型,尤精于梳髻,许多电影女明星莅临金宝登台时,都由她亲自操刀,吹梳一个亮丽的发型,闪亮登场。


黄茜美(左)与香港明星林黛(右)合影。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
左起为香港粤剧演员关德兴、关德兴夫人、黄茜美、夫婿郭炳勋。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
凭着精湛的手艺和有效的行销策略,皇后电发院生意火红,最高纪录曾雇用19名女工,一天能为80名顾客烫头发。创业初期50年代,曾创下最高纪录月入4千令吉,在当时是相当庞大的营业额。

关怀贫老,设立积善基金会,重建老人院

黄茜美取之社会,用之社会,热心支持华教和捐助贫老。皇后电发院曾于70年代,曾举办义务电发,为全霹雳华文独立中学筹募发展基金。此外,19721220日及21日,亦举办义务电发和洗头,加上商号报效洗头和美容物品义卖,两天收入所得,共660元,悉数捐助吡叻州清寒子弟助学金

 

   皇后电发院为全霹雳华文独立中学筹募发展基金义电筹款。(图:《培元百年校刊》)


吡叻清寒子弟助学金署理主席黄保生(左)回赠热心教育锦旗给黄茜美(右),由金宝推事刘国民(中)见证。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
筹款结束后,全员在皇后电发院留影。坐者前排左一起:曹清夫人、刘国民夫人、刘国民;右三为黄茜美、右一为郭炳勋。站者后排左一为黄保生。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70年代,皇后电发院店外经常出现老人院的老人来行乞,使黄茜美升起悲悯之心。于是她在店外每天分发一杯白米及10仙,给每位行乞老人。一些电发院的熟客获知东主黄茜美的善行,纷纷以实际行动表示支持,购买2包白米,让黄茜美派送给老人。不料,老人们却不见踪影,后来才得知是政府严禁老人沿街行乞。

在友人的提醒下,黄茜美将2包白米分别包装成40小包,连同数10元送到万邦刁湾的两间老人院,分发给46名老人。老人们向黄茜美和友人道谢,并亲自送她们到门口,让黄茜美深受感动。她没想到这一点捐献,对老人们而言,是如此情深意重。

从此,黄茜美与万邦刁湾老人院结下不解之缘。她开始号召顾客亲友为老人院筹款,2元、3元、5元,积少成多,在首个月筹获80多元,加上自己捐献数十元,购买白米、油、盐、糖、饼干等干粮,派送到万邦刁湾老人院。

黄茜美与友人长期为老人院筹款,购买物资或捐助其他贫病人士。她们在报章刊登捐款人芳名时,都是以积善基金之名。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捐款事宜,黄茜美决定成立一个组织,即以金宝积善基金会命名,并担任会长,当年是1977年,黄茜美年届46岁。

起初积善基金会所筹获的款项仅为万邦刁湾老人院购买干粮,后来基金充裕,便扩大范围至其他地区,共6间老人院受惠,即万邦刁湾东西两院、务边、双溪古月印度老人院、也南、东兴港老人院。当时受惠老人约70多名,每人可获1干冬白米和3元红包,每次的费用约500元。1984年起,则增至2干冬白米、米粉1包、快熟面4包、3元红包,受惠老人增至98名,总费用为8百多元。这些老人院仅供无依无靠的老人申请入住。

万邦刁湾老人院属于政府福利机构,由中央福利会管理,由于拨款不足,老人院的设施简陋,长期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,需靠民间社团的捐助。所幸中央福利会由一群热心人士组成,尤其是黄茜美上任主席后,这家老人院才有了转变和重生的转机。

80年代起,每年农历新年期间,福利会举办孝亲敬老新年联欢宴会,邀请老人院的老人和一些无住院的清贫老人用餐,感受新春气息和人间温情。早期宴会在金宝七记酒楼举办,后来在老人院举办。在福利会的号召下,许多社团及个人单位给老人派发新年红包和丰富的礼品。

黄茜美有感于金宝有8万人口,却无法撑起一家具有规模的老人院,因此她希望筹建一所具有现代化设备的老人院,集合金宝区6间老人院的60名老人,方便集中资源照料老人。

然而,好事多磨,要在金宝筹建一所老人院并未成事,不过黄茜美却促成了万邦刁湾老人院的重建。为了筹募重建经费,黄茜美想方设法透过举行义跑、刊登报章号召善心人士慷慨解囊。1987年,原本金宝区6间老人院的每位老人每月获政府援助金30元,但整整一年未见拨款,中央福利会唯有将原本用以重建老人院的筹款金额92千元,拨出24千元给老人院应急。


1992年,万邦刁湾老人院举办孝亲敬老宴会,前排坐者右起拿督黄家泉夫人、继深法师、拿督丘思东、拿督黄家泉、州议员张华。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
1993年,台湾慈济功德会精舍师父和委员莅临万邦刁湾老人院。站者左一为黄茜美。(图:《慈悲的心路》)


1993年,台湾慈济功德会在万邦刁湾老人院凉亭探视老人。(图:《慈悲的心路》)

1992年,万邦刁湾老人院获得台湾慈济功德会每月捐助800令吉,聘请两名妇女负责烹饪食物。金宝积善基金会则负责每日三餐的伙食费,每月约1千多令吉。

1998年,万邦刁湾老人院在善心人士的努力之下,终于成功获得重建。老人院从破旧不堪的板屋改建为全砖建筑,焕然一新,耗资约25万令吉。金宝区6间老人院的38名老人,全部集中在该院照料。万邦刁湾老人院由衰转兴,无不是黄茜美在40余年来凝聚善的力量,从筹募金钱物资,到筹款重建老人院,涓滴成河,使得贫老老有所依。根据福利会秘书何秋桂指出,黄茜美对老人关怀备至,她会亲自为老人清洗伤口,凡事亲力亲为,这份助人无私的精神,令人肃然起敬。


2001年,万邦刁湾老人院庆祝中秋佳节联欢晚会,老人获赠月饼,站者右起刘玉梅、黄茜美、叶珠富、何秋桂。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
2007年,万邦刁湾老人院举办团圆饭。后排站者右起:蔡医生、双溪古月州议员拿督李志亮、钟国强、曾锦源、黄茜美、卢笑馨。(图:郭元兴医生提供)

随着万邦刁湾老人院的老人相继逝世,加上环境局势的改变,申请入住的老人减少,目前仅收留2名老人。万邦刁湾老人院完成重建后,原本专为老人院筹募善款的金宝积善基金会便解散了,该会剩余款额悉数捐给中央福利会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金宝积善基金会在创会二十多年来,从未公开对外筹款或办千人宴筹款活动,所有义款都是善士仁翁自动交给黄茜美或其幼子郭元兴医生。积善基金曾于1987年成立分组,专设往生极乐世界基金,协助穷苦人家办理身后事。2000年起,积善基金会不只负责万邦刁湾老人院的开销,也扩大至支付贫者医药费和教育费,造福广大民众。

积善基金会定期将捐款人芳名,刊登在报章上。如此一来,捐款来源清楚,让大众了解此组织旨在帮助无依无靠的贫老,二来则借助媒体的力量,广邀善心人士加入捐款助人的行列。

黄茜美本着慈悲为怀的精神,救济贫老,实则跟她接触佛法有莫大的关系。早在70年代,黄茜美曾应友好傅锦霞之邀,请一位香港出家师父到皇后电发院的楼上举办弘法讲座,使她深受启发,当下皈依佛教。

1987年,黄茜美结束电发院的生意,卸下皇后东主的光环,展开人生下半场。当时电发院原址交由其子郭元兴医生开设仁人药房,悬壶济世。该店今已改为“花雨梦情婚纱店”。

创办佛教会,接引善信学佛求法

黄茜美开始播撒佛教种子,在她58岁时,于1989年,在金宝创办近打佛教会,会所位于务边街67号楼上,开幕当天邀请州行政议员黄家泉致辞。之所以采以近打佛教会命名,主要是因为佛友不仅限于金宝区,也包括金宝以北的务边、华都牙也、怡保,或以南的地摩、打巴等地。


务边街的会所举行法会,黄茜美身穿海青服,拈香拜佛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
摄于1993年的务边街会所,左起为李彩云、罗苏、空悟法师、黄茜美、许巽娟。


摄于务边街的近打佛教会会所,善信坐在蒲团上,聆听法师讲经。横梁上挂有三个大红灯笼,大堂设有三尊佛像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为了吸收正信的佛法知识,黄茜美经常到其他佛教道场,例如太平佛教会、怡保的佛教道场等,参加佛七、八关斋戒等法会。她甚至曾到槟城极乐寺短期出家,体验出家人的生活。


黄茜美(前二排右一)在槟城极乐寺剃发,短期出家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
黄茜美在槟城极乐寺斋堂与出家众合影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1999年,因缘具足之下,近打佛教会购置新会所,于华隆新村10号街10号,临近克兰芝河。会所建筑是一栋单层楼房,大厅宽敞,可容纳百人,非常适合弘法。2004年,时任金宝区国会议员拿督丘思东,拨款在克兰芝河兴建一座限于脚车、电单车和行人通行的铁桥,建在佛教会门前,方便民众参加法会。


位于华隆的近打佛教会会所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
欢庆卫塞节,适逢州行政议员黄家泉生日,众人为他庆生。左二起为Abhinyana比丘、恒禄法师、继隆法师、州行政议员黄家泉、张华、黄家泉夫人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拿督丘思东曾笃信佛教,相当护持黄茜美创办的佛教会。拿督丘思东出任金宝古庙华人联合会会长时,黄茜美亦出任该会妇女组副主席,自1995年起,金宝古庙举办观音诞期间(农历619日),近打佛教会则联办弘法大会,邀请法师到古庙讲经说法。

根据近打佛教会的档案照片,1997年曾邀请Abhinyana比丘、1998年邀请释满亚法师、2001年邀请慧者法师博士(Dr. Bhante Paññãsami)、2002年邀请慧显法师。弘法大会举办了将近十余年。

199782日,由金宝古庙妇女组主办,近打佛教会协办,趁着金宝古庙庆祝观音娘娘千秋宝诞之际,举办弘扬佛法大会,邀请Abhinyana比丘主讲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
199887日,释满亚法师受邀到弘法大会主讲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为了接引更多善信,佛教会也租借巴士,载送金宝附近佛友,去古庙参加弘法大会。每次古庙的酬神大戏落幕后,便掀开另一个序幕,进行佛教弘法大会。民间观音信仰与佛教相互交融,异中求同,是地方上宗教活动的一大突破。弘法大会上进行点灯仪式,寓意佛光普照,另外还有合唱团表演,以佛曲弘扬佛法。拿督丘思东夫人温曼华也是合唱团成员之一,丘氏夫妇亦曾任近打佛教会顾问。


在弘法大会上合唱团献曲,前排左二起为黄茜美、拿督丘思东夫人温曼华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

2001年,在万邦刁湾观音庙主办,近打佛教会协办的弘法大会上,达摩法师(左)传灯给黄茜美(右)和拿督丘思东(中)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
近打佛教会蓬勃发展,善信从草创时期数十人,增至300多人,会所不敷使用。丹斯里丘思东捐献一段金宝新街场西区的地皮,并且报效部分建筑工程费用,兴建新会所。黄茜美个人捐款1万令吉,其子郭元兴医生则捐款15千令吉。

2012315日,近打佛教会活动中心举行动土奠基仪式。历经一年余的建筑工程,201384日,近打佛教会活动中心宣告落成,正式开幕,开启了崭新的里程碑。


2012315日,举行动土奠基仪式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
丹斯里丘思东(左五)赠送纪念品给霹雳州行政议员马汉顺(左六),由众人见证。左起为黄碧婵、林笑平、温曼华、黄茜美;右起为何健新、曾雪玲、黄耿田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
法师与善信一起参与动土仪式。(图:近打佛教会提供)


近打佛教会活动中心位于新街场西区大学宿舍住宅区,建筑外观方正,巍峨庄严。


近打佛教会有今日规模,黄茜美功不可没。自创会以来,黄茜美一直担任近打佛教会财政(1989-2016),2016年才退位为名誉会长,直到往生为止。2017年,黄茜美因不慎跌倒,行动不便,减少出入公共场所,但她仍然关心近打佛教会以及万邦刁湾老人院的会务。

黄茜美的夫婿郭炳勋(1927-1996)为金宝培元国中老师,两人育有二男一女。长女毕业于马来亚大学教育系,定居砂拉越古晋,曾在古晋教育局任职。次子郭元振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工程系,移居澳洲悉尼,曾任某冷气公司总经理。幼子郭元兴则在金宝开设仁人药房,是许多居民熟知的亲民“Doctor”

黄茜美从一位讲求时尚,打扮时髦的美发院东主,因一念慈悲,发心助人,最终选择卸下脂粉,回归朴素生活,追循佛陀脚步,走向修行之路。2024225日,黄茜美舍报往生,享年93岁。人称美姐的黄茜美,尽管肉身消逝,精神却长存,她为金宝留下的善行,将被后世感念与铭记。(完)

特别鸣谢:黄茜美幼子郭元兴医生、金宝中央福利会万邦刁湾老人院秘书何秋桂女士、近打佛教会财政黄碧婵女士、近打佛教会总务林笑平女士。

参考资料:郭元兴医生提供的报章剪报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欢迎追踪和按赞金宝小城故事脸书专页,发掘更多金宝老故事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amparstory/

 

如需引用,请注明本网站,谢谢。


 文/图:蔡慧沁 (欢迎来函指教vcwsin@yahoo.com)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